智能手机之后下一个互联、社交的主要载体是什么?很多人都知道,是汽车。汽车的智能化、互联化和和去手机化,正在迈进人工智能时代下一关的门槛。
国家在“软件定义汽车”时代来临之际,出台了具有前瞻性的战略。其中《中国制造2025》、《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》等国家纲领性政策指明,汽车产业正处于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时期,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、建设智能汽车强国是国家战略,汽车产业的革命对职业院校汽车专业的专业定位、人才培养模式、课程体系构建与教育教学方法都将产生巨大影响。
为贯彻落实国家智能汽车发展战略,填补我国智能网联、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缺口,推进建设智能汽车强国的目标,由“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”主办,“深圳市国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”协办的青海省职业院校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技术师资高级研修班》顺利开班。
来自青海省各职业院校30名学员,均为从事汽车专业相关教学任务的教师,在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为期21天的交流与学习。
据了解,为启动本次培训,培训主办方经多方调研、学习与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智能汽车技术,开发并建立了适合职业院校智能网联、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专业定位、人才培养模式、课程体系构建与教育教学方法。
培训特邀浙江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、深圳市国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资深专家、工程师等,共同组成优秀的师资队伍,通过学习、研讨和实践,理解智能化背景下的汽车专业建设路径,掌握新形态课堂构建与课程思政实施方法,掌握智能新能源汽车的环境感知、线控执行、“三电”系统的关键技术,具备教育教学的实施能力。
此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师资培训班注重师资力量和课程内容。经精心挑选,相关课程有:岗课赛证融通的智能汽车专业建设、新形态课堂构建与课程思政方法、国学与育人之道、教师情绪及身心健康管理、智能汽车环境感知技术、智能汽车环境感知技术实践、智能汽车线控技术、智能汽车仿真技术、智能汽车仿真技术实践、国赛方案解读、智能汽车装调与测试、智能汽车道路测试、激光SLAM技术与实践、视觉SLAM技术与实践、基于多线激光雷达的车路协同原理、基于多线激光雷达的车路协同实际案例分析、便携式智能网联实验箱教学实践、北斗及gps导航实验箱教学实践、故障诊断流程、电路解析、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、新形态课堂与课程思政案例设计等等教学内容。待培训结束后,将进行综合性的考核总结。
通过本次以及未来师资力量提升活动的开展与举办,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教学工作开展,加强各院校间的交流,培养国内新能源汽车、智能汽车行业师资力量,提升学科教学质量,解决制约我国产业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。
深圳国顺公司将继续依托自身教育及行业资源优势,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,为大专院校《新能源汽车技术》及《智能网联汽车技术》等专业建设与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