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国制造2025》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,目标是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,其中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。近年来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,我国制造业逐步渗透到装配、检测等高端复杂的领域,而3C产业拥有强大的覆盖规模,将成为当下智能制造的新增长点。
智能制造是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,它将采用多种先进的技术,例如机器人、人工智能、传感器技术、机器视觉、边缘计算等,进一步实现高效、节能和灵活的工厂。
例如其中的机器视觉技术被称作是智能制造的眼睛,它可以让机器拥有像人一样的视觉功能。传统制造业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,通过大批量生产的方式获取更高的回报。近年来,随着经济快速增长、国内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,劳动力供给拐点已经出现,人口红利逐步消失。机器视觉检测系统大大降低了工厂的成本。提供7*24小时不间断地生产高质量的产品。具有成本低、可靠性高、速度快、效率高、精度高等特点。
机器视觉用于检测PCB | 图片来源于网络
赛迪顾问发布的数据显示,2019年中国工业机器视觉市场规模约139亿元,同比增长5.3%。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,中国正成为机器视觉发展最活跃的国家之一。预计到2025年,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达246亿元。
在我国人社部发布的数据中指出,2020年,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为750万,人才缺口300万人。到2025年,人才需求将到达900万人,人才缺口预计450万人。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将成为智能制造产业“顶梁柱”式的人才。
为响应国家号召、迎合社会人才需求,加快推进智能制造、工业互联网相关人才培养,今年5月份,广东省《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控制技术》技能大赛即将举办,本次比赛场景及设备由深圳市国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研发设计、提供。现产品已正式交付。
GSJY-ECM-01型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控制技术实训系统实物拍摄图 | 图片说明
赛项根据高职的教学要求和特点, 基于AI质检在3C产品生产行业中的典型应用,考核选手在工业互联网边缘设备硬件连接、开发环境搭建、数据采集、图像处理及识别、数据边缘计算、机械臂操作等技能。对接工业互联网、智能制造先进技术,引导高职学校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及相关技术的专业建设,提升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,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,弘扬工匠精神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实训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 | 图片说明
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控制技术实训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,灵活组合,系统不仅融合电子信息技术、机器视觉技术、计算机技术、PLC技术、通信网络技术、工业互联网技术工程、ARM架构Linux开发环境、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控制技术系统等先进现代技术。涵盖工业机器人、智能传感、图像处理、边缘计算、智能制造等多门学科的专业知识。训系统满足: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系统架构师、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硬件工程师、工业互联网嵌入式开发工程师、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应用开发工程师、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实施工程师 等岗位人才培养需求。
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相关岗位 | 图片说明